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与2012年相比,学校增加6300余所,在校生增加2800余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比2012年增加1.0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4.9%,比2012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
在9月27日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举行的发布会上,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用数据展现了十年来我国教育面貌发生的格局性变化。变化背后离不开的,是党和国家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巨大努力。那么,教育投入如何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如何保障教育普及水平提高、公平惠民、质量提升?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财务司司长郭鹏介绍了相关情况。
从“穷国大教育”到“大国强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教育投入何去何从?郭鹏表示,尽管面临一系列压力,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十年累计支出33.5万亿元,年均增长9.4%,高于同期GDP年均名义增幅(8.9%)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6.9%)。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这是我国在2012年首次实现、又连续10年巩固的一个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努力下,在财政、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尽管这一比例不同年份有高有低,但始终没有低于4%。”郭鹏介绍。
“当然,与世界平均4.3%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4.9%的水平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但也要认识到,我国是在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达到了世界平均的财政教育投入水平,是用世界平均水平的财政教育投入强度,支撑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郭鹏分析,根据国际经验数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高低,与财政收入占GDP比例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当一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在30%~40%时,这一比例才有可能达到4%以上。“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首次实现4%目标时还不到30%。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不升反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能够连续十年保住4%这一底线,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这是很不容易的’。”
保“4%”更大的意义在于带动教育投入基数持续增加。据悉,经过十年的努力,教育投入基数的基本格局是:总投入超过5万亿元,接近6万亿元;财政性超过4万亿元,接近5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超过3万亿元,接近4万亿元;非财政性超过1万亿元。相比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一般公共预算、非财政性教育经费都实现了翻番。
教育“家底”厚实,受惠的是每个“家庭成员”。据悉,在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实现翻番的同时,生均经费水平同样实现历史性跨越,生均财政保障水平大幅提高。2021年全国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幼儿园9506元、普通小学12381元、普通初中17772元、普通高中18809元、中职学校17095元、普通高等学校22586元,分别是2011年的3.3倍、2.2倍、2.4倍、2.5倍、2.1倍、1.5倍。
“过去,我们通常用‘穷国办大教育’来形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投入状况。这十年,随着4%目标的实现和巩固,财政教育投入每年4万多亿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是1978年的近500倍。可以说,我国已经迈入了‘大国办强教育’的历史阶段。”郭鹏分析。
保基本、补短板的同时促公平、提质量
教育投入如源头活水,那么,从何处引流,才能“源远流长”?郭鹏介绍,十年来,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郭鹏表示,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教育的“家底”也是一个小康的“家底”。这个“家底”,概括起来是“三个80%”。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80%来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政府投入是教育经费的第一大来源渠道;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80%来自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教育成为一般公共预算的第一大支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中,80%来自地方,地方政府是教育支出的第一大主体。
教育投入结构优化,更大的意义在于使用结构改变带来的效益增加。郭鹏表示,教育经费特别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始终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原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新增财政教育资金更多向薄弱环节、贫困地区倾斜,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各级教育中,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各项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待遇;各个地区间,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优化结构首先体现在学段的倾斜。郭鹏表示,一是把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优先保障。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2021年达2.3万亿元,年均增长8.9%;十年来,占比始终保持在一半以上,在各级教育中比重最大,有力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二是把学前教育作为“短中之短”优先补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学前教育的经费,2021年达2700亿元,年均增长20.6%,在各级教育中增长最快;占比达5.9%,比2011年的2.2%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学前教育从普及发展迈向普惠发展阶段。
从地区上讲,教育投入把“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坚中之坚”优先支持,把“建档立卡”等深度贫困学生作为“困中之困”优先资助。据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中西部地区的经费占到50%以上,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中西部地区的经费占到80%以上。特别是新增教育经费优先支持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原“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速达12.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有力助推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十年来,学生资助政策和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所有公办民办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32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亿元,翻了一番。各级教育阶段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得到优先资助,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郭鹏表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十年来,教育经费支出重点还逐步从“投资于物”转向更多“投资于人”。在确保学校正常运转、设备购置、校舍建设、学生资助的同时,各地各校坚持把改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作为财政教育支出的本中之本优先保障,坚持把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作为贯彻“不低于公务员”法定要求的重中之重优先落实。在各项支出中,用于教职工人员支出的占比最高,2021年达61.6%,比2011年提高12.9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最大;年均增长12.1%,显著高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增速。
郭鹏表示,下一步,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将继续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教育投入同GDP同步增长机制,充分发挥教育投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保发展、推改革、促公平、提质量政策导向作用,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本报记者 周世祥)
版权所有: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百度指南 中文域名: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