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扎根戈壁深处的“红柳”

——记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周义朋

2021-09-21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去过新疆戈壁腹地的人,没有不知道“死亡之海”罗布泊的,那里人迹罕至、一片荒芜。

  红柳耀戈壁,家国大情怀。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周义朋,这位地质教育工作者,离家万里扎根戈壁15载,默默耕耘,只因那地下的战略资源——被誉为“军工基石,核能粮仓”的铀矿。

  从一个人顶一个队伍,到“一群人的队伍”,现如今,在我国砂岩铀矿地浸行业,周义朋已是个小有名气的“腕儿”。他坚守荒漠,突破道道科技关;他为我国铀矿地浸事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为“核”而来

  工作到30岁,2004年再度迈进东华理工大学读研究生,周义朋就是为“核”而来的。

  作为我国核工业第一所高校,东华理工大学一直和中国核工业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2006年,因地浸采铀核能开发项目需要,东华理工大学急需选派人手赴新疆开展野外试验。

  戈壁腹地,一年四季没有降水,寸草不生,沙暴肆虐,夏季高温炎热,冬季泼水成冰,自然条件恶劣。

  试验人员的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几个人挤在仅几平方米的老旧寝车里,连生活用水都得从几十公里之外用水车运来,寝车四处透风,只能用纸壳和胶带贴封,每遇风沙来袭,车内便沙尘弥漫,连睡觉都得戴上口罩。

  当项目负责人正为人选问题发愁时,尚在读研究生的周义朋自告奋勇前往。

  但由于他本科学的是数学,时任系主任刘金辉教授还有些犹豫。“没想到他先后找了我两次,强烈表达了自己想去科研一线的想法。”刘金辉教授终于松口了!

  初到戈壁滩,周义朋铆足了劲。

  野外试验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启动就无法间断:小到试验材料、设备维修、学生工作和生活保障,大至工艺设计、资金计划、系统建设、试验运行、监测调控等细致烦琐的工作都需要他通盘考虑、亲力亲为。

  “他一个人顶一个队伍!”刘金辉如此评价。

  荒漠戈壁的艰苦条件,外人难以想象。就是矿山的职工,也是连续工作20天,然后回家休息10天,用他们的话说,“20天上班期满,在戈壁滩多待一天就会疯掉”。

  东华理工大学的这支科研团队,却让矿山的职工很吃惊:“几十年来,很少有科研单位像他们这样拼命干的。”

  为了保证试验全天候连续进行,周义朋每年要在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最长连续工作11个月没回一次家。2010年,野外试验进入关键期,学生们因考试和毕业相继返校,需要五六个人才能正常运转的试验,一下子只剩他一个人。周义朋硬是和一位村民苦撑到学生的到来,没有因为缺人而耽误一天。

  戈壁滩上的育人大课堂

  从学生成为带队教师。忙成陀螺的周义朋,总能挤出时间带学生。在很多人看来,做科研出成果多,带学生那是捎带手。

  周义朋却喜欢来到“小年轻”中间,带着他们到工厂车间“出诊”,免费为合作单位、企业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此外,他还经常组织团队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为当地村民和矿山的青年工程师开展科普培训与义务教学,哪怕是软件的基础运用,也要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教学。

  一开始,周义朋的同事不解:“这既不是科研项目的工作,也无法计算教学工作量,为什么要做呢?”

  年复一年,看到了周义朋的坚持与执着,大家才明白,他是把课堂搬到了戈壁滩。

  为了保证科研进度,春节时学生会主动要求留下。2010年除夕夜,在万家团圆之时,当看到周义朋在冰天雪地的野外现场,为修复坍塌的设备而忙碌,学生们主动加入,与老师一同忙到天黑,最后才想起来矿山的人还在等他们一起去吃年夜饭。

  那一刻,周义朋欣慰地笑了。

  生活中,他更是将对学生的关爱融入日常的点点滴滴。2016年,研究生袁新到戈壁滩之初,每天偷偷在房间里吃泡面。

  周义朋发现没在食堂见过袁新,才了解到他患有痛风,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于是果断给学生开小灶。有时忙完了手头的工作,他还会带着学生们打打羽毛球,去厂区的健身房锻炼。

  实在忙不过来,他就抽空给大家做一碗独家的“三酱”拌面:将黄豆酱、拌饭酱、牛肉辣椒酱3种配料精准配比,再淋洒在筋道爽滑的面条上。这时,学生们通常会一拥而上……

  渐渐地,学生们在戈壁滩学会了做饭。师生们经常轮流展示厨艺,奇怪的是最终都是“周老师的风味”。

  一提起他,这帮年轻人脸上满是敬佩。“偶尔爸妈嘱咐的事情都会打点折扣,但周老师说的话我们一定会坚决执行!”

  常年扎根戈壁,只要一回到学校,周义朋坚持为研究生授课。课后,他喜欢和学生们分享他在新疆野外科研的经历,激发大家服务军工、报效国家的热情。

  将老一辈的精神传下去

  在戈壁滩,周义朋常年穿着件满是泥土的工作服,扛着铁锹,拖着管子,背着工具包……像极了工地上的农民工,只是包里比农民工多了一本试验记录。

  他不怕苦吗?

  “我只想做好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野外生活当然艰苦,但这些别人眼里的‘苦’与一个个突破带来的成就感和大家对我的认可相比,就不那么重要了。”在野外度过5个春节的周义朋如此回答。

  他反复说起第一次去新疆时的情景。“那时候带队老师是史维浚,当时他已经70多岁了,但他坚持和我们同吃同住在野外寝车里,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专注科研攻关,物资不够了,他就带头啃馒头。”

  2019年,已经82岁的史维浚不顾家人反对,再次跟周义朋去了一趟新疆。

  “生活的苦从未对他造成任何困扰,他的心在核事业上。”周义朋感慨,自己并非天生能吃苦,但在老师多年的言传身教下,也想把这份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

  因核而生,与地结缘。在东华理工大学,“老一辈核军工人”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群体,在他们的浸润熏陶下,学校培养出我国核地矿系统60%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功成名就”后,周义朋常接到来自高校、企业的橄榄枝,待遇优厚且不用再辛苦,但周义朋依然选择留下,“铀矿采冶事关国家安全和核能开发,我放不下自己手上的事业,放不下国家的事业。老一辈的核工业精神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弱下去!”

  让他欣慰的是,现如今不少学生就是冲着这项事业报考他的研究生,他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本报记者 徐光明 甘甜 通讯员 朱天星)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百度指南 中文域名: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