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2021年科学技术奖名单揭晓,三峡大学“高性能储能电池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在荣誉的背后,站立着一位18年来“痴心不改”追逐新能源材料理想的科研人,他就是三峡大学教授杨学林。
杨学林200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接触新能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那时起他就逐渐明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
2007年博士毕业后,他来到三峡大学任教。当时学校还没有与新能源材料研究相关的设备和条件,有人好心劝他:“不要研究这个新能源材料啦!小心‘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杨学林谢绝了这位教师的好意,执着地选择在新能源材料这条路上继续探索。
在学校的支持下,当年他便牵头组建了三峡大学新型能源材料实验室,以宜昌地区丰富的磷矿、石墨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为原料,率先在宜昌地区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结构设计、合成和电化学性能研究,他也成为了宜昌地区从事新能源材料研发工作的“第一人”。
团队成立之初,因经费不足,杨学林选择自己购买原料组装烧结炉。杨学林介绍,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就是要将烧结炉从室温升到1000多摄氏度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再让其冷却到室温。整个过程不但耗时长,而且需要专人看护以确保安全。“2008年初,宜昌下大雪,我和学生在一起熬夜‘守炉子’,一边实验一边畅谈人生理想,虽然屋外寒风呼啸,但是大家的心里像火炉一样暖暖的。”
“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实验条件变好了,但是那段‘通宵守炉子’的经历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杨学林说。
坚持新能源材料研发工作18年,杨学林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能源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
“做科研不应该只强调SCI论文,更应该注重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杨学林在醉心科研的同时,也一直在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与校企合作。
一次,杨学林无意中得知宜昌拥有天然石墨的消息,石墨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重要原料,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对宜昌的新能源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杨学林一方面与进行石墨粗加工的宜昌企业进行对接,一方面与欧赛新能源等宜昌本土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这些新能源新材料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团队与宜昌新能源发展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宜昌新材料产业发展。
2016年,某钢铁企业主动联系到杨学林,表示他们有大量钢铁酸洗废液。一筹莫展的他们将一桶炼钢废液交给杨学林,希望杨学林团队能够进行二次研发。经过上百次实验,通过技术创新,团队以钢铁企业酸洗废液为原料提炼出电池级磷酸铁,将这些看似毫无用处的废液“变废为宝”,研发出了高附加值的新能源电池材料。
这项技术最终在湖北高博实现成果转化,并建成年产5000吨的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近3年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9000万元。
目前,除了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领域获得多项重要成果之外,杨学林团队还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水系锌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为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材料与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杨叶 付梦慈 尚紫荆)
版权所有: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百度指南 中文域名: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