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棒全面转向!”
10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让人们看到了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希望。正是像这样一项又一项的教育改革举措,铺就了一条教育公平的中国之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全面改薄”攻坚战缩小城乡差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缩小区域差距……教育资源和政策更多向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老少边穷岛地区倾斜,教育发展也从规模增长迈向均衡协同。“有教无类”这一中华民族的朴素理想,正在新时代的中国大地成为现实。
补齐教育短板:啃下改革“硬骨头”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由20万人降至0人。”在9月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副部长郑富芝郑重宣布,我国“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
醒目的数字“0”,得来实不易。它意味着我国在教育脱贫攻坚中取得了控辍保学这项世界难题的历史性突破。
与这个“0”并肩的,还有这样一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数据: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732.03万人。
在如此庞大的教育体系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的教育是短板,要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当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人民群众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向往,中国教育必须啃下“硬骨头”,攻坚克难,补齐短板,不断缩小校际、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努力让每一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缓解“入园难、入园贵”压力,加强学前教育这一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一年后,海拔2500多米的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博作村结束了没有幼教的历史。6岁的彝族孩子莫什老七和全国4713.9万幼儿一样,每天到幼儿园跟老师学儿歌、和小伙伴儿捉迷藏。
——破解“乡村弱、城镇挤”困局,推进均衡发展这一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截至2019年年底,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95.3%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国义务教育大班额总比例降至3.64%,24个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6%。
——落实“两为主,两纳入”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020年,广东省东莞长安中学的高三学生李慧想报考她的偶像、作家路遥的母校,“到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在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政策的保障下,这个夏天,李慧与25.6万名随迁子女考生一道,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而这一数字,已比2013年的4000余人增长了57倍。
一项项政策落地,一条条措施生根,孩子们迎着新时代的朝阳,绽放希望的笑颜。
优化资源配置: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又回到农村,希望能带着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山西省阳曲县首邑学校王莉红的班上,一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七成是留守儿童。这位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特岗教师,为乡村学校带来了活力,更为孩子们带来了希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为国家教育事业建功立业”。
特岗计划、公开招聘、定向培养、国培计划……多元化的乡村教师培养补充和培训提升机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现在,每年有4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任教;“特岗计划”实施15年来,共有95万教师走上中西部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农村学校的讲台。
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吊罗山脚下,祖关小学的贾兴丽等19名乡村教师也有满满的获得感:新教材专项培训、课前童诗诵读、幻灯片制作指导……一系列为提高乡村教师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定制的培训,给了乡村教师更多成长的机会。
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不仅有了更好的老师,也有了更加公平的上大学的机会。2015年以来,高校新增招生计划主体全部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今年9月,清华园迎来了3500余名内地本科新生,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6.6%,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20.2%,创近年来新高。
贫困地区孩子们在家乡读好大学的愿望也在一步一步实现。随着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部省合建、省部共建和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等一系列帮扶政策的推进,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办学实力实现了整体跃升。今年9月1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更将助力中西部高等教育驶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们,在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沐浴着教育公平的阳光,得以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完善保障机制:基础支撑更加夯实
“一天4节课,一节课20分钟,在家也不耽误学习。”因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安徽合肥黄山路小学四年级的吴梓璇每天准时收看全省统一录制的“空中课堂”直播课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国2亿多大中小学生不得不通过在线方式学习。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战,是我国教育系统的一次大考、一场硬仗。
但这不是一场无准备之仗。早在2015年5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截至2019年6月,全国98.4%的中小学实现网络接入,90.1%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截至2020年5月,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达20.73亿人次,访问达17.11亿人次。这些举措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和检验,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落到实处,为支撑这次大考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达4%,到连续8年保持4%以上,并首次超过4万亿元,持续加大的教育投入力度,折射的是党和国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的决心。
教育公平同样离不开法治的保障。相比教育政策,法治更为基础、重要和长远。只有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动修订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学前教育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制定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构建依法治理“校闹”制度体系,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和正常教学秩序。
教育公平是一把金钥匙,它帮孩子们打开梦想的大门;教育公平是一条起跑线,它为社会公平奠定最坚实的基石。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每个人也都有机会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本报记者 柴如瑾)
版权所有: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百度指南 中文域名: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