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制度体系,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高等教育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使命。
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电子信息类高校,建校64年来扎根西部,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向行业和产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学校始终把人才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了一支规模合理、结构优良的一流师资队伍,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超过300人。2018年将人才强校战略升级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确定为学校发展第一战略;2020年出台深入推进战略的“硬核”13条,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持续为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人才集聚发展合力
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把好选才、引才、育才、用才的正确方向,抓好重要政策统筹和重要制度安排,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强化党委集体领导,坚持党政一体推进。将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党委重点研究事项,就搭建人才发展事业平台、破解人才发展机制障碍、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等重要任务进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成立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其他校领导、21个职能部门协同参与,通过单独设置人才优先发展办公室,对科研经费、实验设备、招生指标、物理空间等核心资源统一调配,精准打通工作“难点”“堵点”。二是把好队伍建设方向,坚持人才政治标准。坚持高校人才“老师是第一身份”的正确价值理念,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才用才原则贯穿到人才队伍建设各个环节,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层次人才成长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典范。坚持将政治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在引进、职称晋升、申报人才计划等重要关口,通过基层党支部、院系党委、组织部门、学校党委进行层层把关,确保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廉洁自律等方面“零瑕疵”。三是加强政治引领吸纳,坚持团结服务到位。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落细落实,学校党委、院系党委每名领导同志均确定了联系服务对象,做好日常谈心交流、节前看望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定期组织开展研修活动,每年开展2次集体研修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组织校际研讨交流等方式,与中央、地方组织的国情研修活动形成有益补充,强化使命担当,促进专家凝心聚力。
二、重塑分层分类管理体系,提升人才引育和使用实效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谋划,坚持“大人才观”,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作为衡量人才发展的主要标准,畅通各类人才上升渠道。一是开辟引才“绿色通道”,破除紧缺人才进校壁垒。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热点问题,不设上限引进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英才和创新团队。采用“随到-随评-随聘”制,打破固定招聘周期,实现“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定时办结,评审、聘任、签约全流程不超过一周。特别注重迎纳因新冠肺炎疫情不愿再赴海外的优秀人才,提供优厚条件,引导人才扎根国内安心工作生活。二是完善人才岗位体系,激发人才成长内生动力。遵循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尊重教师本人发展意愿,根据不同类别人才的个人专长设置差异化的岗位序列。对于教育教学型人才,设置本科教学关键岗位、思想政治教育特聘岗位,引导人才钻研教材、设计教法、推动教改,提升育人本领。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设置关键核心技术特色岗位(T岗),引导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对于聘任至以上专门岗位的教师,参照高层次人才支持方式进行管理,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三是探索预聘长聘机制,实现教师队伍良性循环。建好教师进出“立交桥”,探索推行符合校情的预聘长聘制度,充分盘活资源。设置“预聘”教职,采取“非升即走”的聘用模式,选留更优秀、更具潜力的青年人才,推动教师队伍不断“新陈代谢”,为各学科发展持续“输血供氧”。经国际同行专家一致认可晋升“长聘”教职后,不再进行硬性考核,通过设置长周期、多节点的校内项目,鼓励人才开展原创性、探索性科学研究,引导人才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三、重建全面精准评价机制,促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抓好人才评价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的关键环节,着力推动“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推进论文、人才称号、奖项向学术和荣誉回归,真正使科学家精神成为人才的共同追求。一是杜绝简单量化评价,全面考察人才真实水平。根据研究领域将人才划分为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系列,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监测点”。校内各类评审评选活动中,均实行限项的“代表作评价”,基础研究系列主要考察高水平论文和著作,工程技术系列主要考察承担的重大项目、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应用的实际案例,人文社会科学系列主要考察产生的社会效益。纠正“数文章、加项目、堆荣誉”的简单量化评价方式,主要要求人选讲述“科研故事”,展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发展、引领前沿研究的方方面面,有效避免评价遗漏和偏差。二是重点关注育人评价,筑牢教育人才核心使命。明确将上讲台、进课堂、传思想列入人才工作合同,每学期严格考核授课情况、指导学生情况,对不能满足要求的人员责令整改,对拒不改正的停止执行合同。将承担本科生课程、参与教改项目、编写教材列入职称晋升、博导评定、人才计划申报条件,未满足要求的人选不得报名。校内评审评选中均设置立德树人专栏或专题,专门考察人选的课程育人、思政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成效,使潜心育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探索实施质量评价,指导人才个性化发展。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人才质量评估系统(CQI指数),以年龄段为主要划分,以学术成果为主要依据,分研究领域形成国内外高水平人才数据库。通过校内人才成长轨迹纵向对比、校际同龄人才绩效横向对比,为人才个体精准定位,分别归入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潜力人才三个培养层次。针对三层次实施不同年限、不同目标、不同力度的培育计划,明确发展路径,提供个性化、应需性扶持。培育期结束后再次评估,决定追加支持或不再支持,真正实现人才发展“量身定制”。
四、打造干事创业优越环境,保障人才发展行稳致远
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硬待遇”和“软保障”上齐头并进,切实提升人才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一是着眼事业发展需要,配齐配强工作平台。支持人才牵头组建研究中心、实验室、学术团队,在科研经费、办公实验空间、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优先保障。引导研究方向相近的人才开展集成攻关,统筹建设高精尖实验平台,实现共商共享共赢。推荐高潜力人才担任各类专家组成员、承担行政职务,实现复合型发展。二是满足家庭幸福需求,免除生活后顾之忧。明确“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思路,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同时提供高水平成果奖励、科研项目收入等激励性收入,充分调动积极性。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建设和租赁人才公寓、签约顶级医院家庭医生、成立基础教育集团等一系列探索,为人才提供“一揽子”服务,免除后顾之忧,帮助人才全身心投入事业。三是营造互相欣赏氛围,促进人才携手共进。成立人才发展促进会、青年教师联谊会,定期开展沟通交流,促进人才互学互鉴、共同提高。完善教师荣誉体系,设立“立德树人成就奖”“立德树人贡献奖”“教学示范奖”“先进科研工作者奖”等系列荣誉称号,树立先进榜样,让人才从内心感到受尊重、受关爱,强化对共同事业的责任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学校各项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一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更加突出。一批高层次人才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骨干、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研究项目,聚焦“卡脖子”问题开展集成攻关,相应成果应用在“上天”“下地”“入海”的各个关键核心领域。2010年以来,已牵头获得21项国家科技奖励,2019年实现了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的突破。学校成为唯一一个两次获得“国家高新工程突出贡献奖”的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直属高校。二是参与世界前沿科技竞争更具实力。一批高层次人才聚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相应成果产生了较大国际影响力。2019年,作为第一单位在《自然》《科学》正刊上连续发表2篇论文。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效更加显著。一批高水平人才积极投身立德树人创新实践,引领学生在兴趣和潜力基础上全面发展,培养造就更多创新型人才。2010年以来,已牵头获得9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22个国家级奖项。一批复合型人才深度参与经济社会治理,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撑产业发展,通过资政建言推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面向“十四五”,电子科技大学将坚决学习贯彻中央和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集聚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奋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力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百度指南 中文域名: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