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3日
新的世纪,中国政府正在集中全民族的智慧,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国高等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逐渐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积累了自己的成功经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成功实施了集中资源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通过高水平大学建设带动高等教育全局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主体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是站在民族利益全局高度所制定的重大发展战略。这一战略适应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与高新科技成果的迫切需求,适应了中国全面加强国际竞争力建设的战略需要,同时也进一步巩固、提升了高等教育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实践证明,相对集中资源对部分基础好、水平高的高等学校进行重点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的成功尝试。这两大工程很好地实现了通过重点建设进而推动整体发展的战略构想,较大程度改善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和进行高科技开发的能力,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最大机遇,是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只有融入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潮流,只有始终坚持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根本方向,才具有实现自身发展的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适应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这是我们今天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也将是一项以全面创新为核心内涵的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全面加快科技创新的速度。显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要以强烈的创新精神推动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和主要环节,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为高水平大学的主要任务,把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工作主线,努力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基础和引领力量,积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
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这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话题,也是中国大学校长们正在重点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从指导思想、宏观战略与基本政策的层面看,我们特别重视和强调这样几点:
一、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高等教育的首要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体现就在于培养人才,大学创新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根本性的任务。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型创新人才。
1.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而提高质量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人才。
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00所,在校大学生为11万人;1998年,高等学校发展到1000余所,在校大学生达到623万人;到2005年底,中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300余所,在学的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
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伴随着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由于高科技开发和高素质人才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把提高质量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质量是大学的生命,创新是大学的灵魂。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将进一步集中于质量的保障与提高,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作为大学创新的主要追求。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理解,大学的科技开发水平、社会服务效果都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内容,都是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是高水平大学提高质量的根本点。我们今天继续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深入思考和实践大学的创新问题,必须把质量的保障与提高作为最基本的视角,必须把培育创新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领军人才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2.中国大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传统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世纪之交,我们在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始终关注着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从来也没有离开提高质量这条生命线。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着力于分析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刻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中国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相对优势。在国际上,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很好的声誉。关于这一点,我们要有科学的判断与辩证的分析。但同时必须看到,与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还严重不足;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明显不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等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集中体现为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着力点。
3.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必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核心目标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的重点要进一步集中于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分不同层次、不同门类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组织深入研究,进行重新设计,把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到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位置;要组织力量紧紧抓住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建设这个教学改革的基础环节,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实践环节,为学生形成创新型的知识结构和加强实践能力提供教学支撑;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目标,大力提倡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必要的资源配置和评价机制,鼓励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和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改革实验;还要逐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试与评价制度,这种考试与评价制度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应该有效的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有效的引导学生追求全面发展。
4.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水平大学参与科技创新的宝贵资源,但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部分。应该说,中国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种种局限与问题,在研究生教育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今天,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领导人思考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特别注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顾名思义,研究生是主要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学生。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同时也必须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成长发展。
研究生教育改革要整体设计,分步推进。要根据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需要,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对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别设计与质量标准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重点在于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要抓住招生制度、课程设置、研究选题、科学研究、论文答辩等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系统的改革;要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人才培养作用,在项目设计与项目管理中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强调开放式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国内外合作、产学研合作、跨学科合作,动员和组织各方面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要着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合作关系,注重在具有科研创新实力和先进生产能力的企业中培养研究生。
大学的教学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项需要多方合作并付出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这项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的学习动力,是广大教师的热情关注和主动参与。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力量,没有广大学生与教师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改革都不可能走向成功。作为一个大学领导者,这一点或许是我们思考、设计和组织教学改革,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所最需要注意的着力点。
二、高水平大学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军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中国要迎头赶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历史浪潮,就必须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1.大学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与严峻挑战。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国大学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逐步提升,已经成为促进科技进步和解决国民经济以及社会重大问题的重要力量。“十五”期间,中国大学承担各类科研课题61.9万项,发表论文146.3万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论文17.6万篇。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3.5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2万项。过去五年,中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55.07%;技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授奖总数64.40%;科技进步奖433项,占全国授奖总数53.57%。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0所。在整合各种科技资源,搭建各种研究平台以促进高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显著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创造了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宝贵经验,强化了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联系。
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对中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整体目标、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大学的科技创新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高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科研力量还比较分散,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还时有所见;大学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等等。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更是我们关注多年但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大学科技创新水平与服务能力所要深入思考的重点。
2.高水平大学要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发挥基础和引领的重要作用。
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同时又是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高校教学科研队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生力军。2005年,中国高校科技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超过25万,全国高校累计争取科技活动经费400多亿元,是1998年的6倍以上,年均递增18.5%。根据国家整体规划,目前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113个,占总数的61.7%。已经启动试点的国家实验室,有50%设在高校。
每一所大学,特别是研究性大学都要立足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传统优势和区域特点,制定出具有战略高度和学校特色的科技创新规划,注意集中优势资源和形成鲜明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战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出贡献。
大学要成为国家知识创新的主力军。要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人才众多、学术氛围浓厚的优势,积极参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原创性成果,追求科学发现,推动科学发展。要鼓励组织专家教授致力于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具有长远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大学要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企业的科技需求与大学综合科技优势相结合,就会形成技术创新的不竭源泉与动力。要主动配合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科技创新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主导性作用。要围绕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需要,紧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升级需求,主动参与重大的研发工程。要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建设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连接大学与企业的成果转化基地,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努力形成企业技术需求与大学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
大学要努力成为区域创新的骨干力量。要主动关注和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规划,承担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在大学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地方科技进步、社区文化建设之间形成互动,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区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的整合、带动与辐射效应。
3.加强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大学必须高度重视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80%在高校,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出自高校,大学有条件在国家理论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大学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高度,努力建设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及教材体系,使大学成为研究重大社会问题、形成重要学术成果的基地。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不断地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就可以出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出新时代的学术大师,就可以构建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人才优势,全面推进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使高等学校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三、聚精会神抓好创新能力建设
发展靠实力,实力靠建设。大学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的探索与带动下,中国大学的创新能力有了历史性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而言,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仍然是制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因素,必须是大学领导者工作的重点。
1.学科建设:凝炼创新方向。
学科建设是大学最具有整合性与影响力的工程,也是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虽然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资源,但通过系统扎实的学科建设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必须明确的工作思路,凝炼学科方向、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重点、打造学科特色是值得肯定的正确战略。根据学科门类齐全的特点,综合性大学要重视基础学科,突出新兴学科,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努力形成学科方面的综合优势。这种综合优势确实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但一旦形成,就会辐射到大范围的学科点,带动多学科的协同发展,对学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构成广泛长远的积极影响。专业特色鲜明的学校,则必须突出优势学科,在行业领域内形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重点学科。不管哪种类型的学校,都要立足学科特点和国家需求,集中有限资源建设重点学科,在有条件的学科形成重点突破,形成学科建设上的相对优势。在学科建设中必须特别关注新兴学科的出现与交叉学科的形成,这里往往就蕴藏着形成特色与优势学科的巨大机遇。
2.队伍建设:汇聚创新人才。
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差距,就是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工作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要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拔尖创新人才队伍作为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通过搭建事业发展平台,开发教学科研资源、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等综合措施,从世界范围汇聚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摆到学校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位置,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善于采取措施从世界范围内网罗和吸引高水平人才,而且还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工作生活环境,促进高水平人才的成长,促成创新型人才的不断涌现。
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着眼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进行系统设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是要通过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障,尽快培养和汇聚一批帅才、将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使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够站在世界前沿;二是要制定规划、配置资源、提供条件,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的中青年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保证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强大的后劲;三是要发扬我们大学的组织优势,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大力倡导“大师加团队”的人才集聚模式,通过形成团队优势提高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
3.基地建设:构建创新平台。
一是构建知识创新平台,主要是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实验室建设。这一体系的顶层是国家实验室,中层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层是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数量与水平是一所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之一。大学具有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要时刻关注、积极争取国家创新体系中应用基础性研究的设计布点,在上述的金字塔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主要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这一金字塔体系的顶层是国家工程中心,中层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三层是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与企业联合组建的研发中心。对于主要面向企业的应用研究实验室系统,大学的多学科人才、公益性质与开放特点无疑也是明显的竞争优势,完全有条件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
三是构建以理论研究为主要任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根据设想,也要形成三个层级的金字塔体系。高校在这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只要我们率先行动做出理论创新的成绩,只要主动争取超前谋划,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将为大学理论创新能力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大学已经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效益,通过基地建设的整合聚集效应,不仅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理论创新成果,还使一批重点学科站在了世界前沿。
4.以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形成推动大学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必须真正落实到教学、科研的组织和管理过程。没有严格规范的组织管理,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科技开发成果,创新与服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创新的两大目标,进一步强化教学科研管理,严格教学科研评估。管理也是生产力,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推动大学创新的有效力量,是提升大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制度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强大动力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面临高水平创新人才严重不足、财政投入仍然十分有限的客观实际,大学必须继续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把制度创新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强大动力。
1.不断深化的制度创新有力地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综合目标,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正在逐步地形成与完善之中。通过深刻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中央、地方两级管理并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贯彻“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从宏观上调整了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了办学资源配置,促进了学科结构的系统与综合化,提升了一批大学的整体竞争力;持续推进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基本完成了高校投入的成本分担制度改革;系统设计、分步实施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基本实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预期目标等等。所有这些改革,都为大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都为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造了更好的制度环境。
可以说,没有巨大的创新勇气与智慧,就不可能有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与1998年相比,我国大学在校学生是原来的四倍以上,科研经费达到六倍以上,而教师人数还不到二倍,公共财政投入也增加不多。投入较小,但发展成绩巨大。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不断深化的改革,是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促成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实践已经证明,中央、地方两级管理并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新体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强化了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与权利,有效调动了地方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这是十几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新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要从事业规划、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力度。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将把工作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协调、质量保障与科学指导,集中于组织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不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等重要战略。
3.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世界著名大学都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现代大学制度,以此作为大学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大学办学自主与社会职责的相辅相成,追求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平衡和谐,鼓励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密切结合,重视大学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机统一。这些制度特征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是今天思考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所必须加以充分重视的。要根据这些思想明确工作要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通过制度改革促进创新型大学文化建设。
一是进一步改革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要根据知识创新组织的基本要求,整体思考设计学院、系、中心、研究所等学术组织的目标定位、功能划分与资源配置。鼓励探索新的教学科研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大力促进创新团队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大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大力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深入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根据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的工作特点,进一步规范大学各项工作与各个岗位的考核评价工作。考核工作要强化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尖端科技成果,但也必须引导教师热爱讲台,潜心基础研究。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高校薪酬制度,加大对优秀拔尖人才的分配倾斜力度,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人事制度环境。
三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的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繁荣科技、服务社会的大学精神,倡导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潜心研究、严谨治学的良好校风,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要继续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坚决克服和摒弃学术浮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
改革和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和开放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改革和开放是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继续坚持的基本战略。高水平大学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引领力量,要特别重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重视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协同合作,重视高水平的人文科学交流,寄希望于青年,寄希望于未来,共同推进人类和平,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也是本次论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新动态,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非常高兴许多世界著名大学校长高度关注和积极参加这次论坛,各位校长带来的深刻思想与成功经验无疑是论坛最大的财富,我期盼着听到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也愿意就有关问题与大家作进一步的探讨。
版权所有: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百度指南 中文域名:正规网赌软件排行榜.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